English

求达到世界水准

1998-02-2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郭扶庚 通讯员 徐海鹰 我有话说

作为清华大学的附属学校,清华附中迈入世界已半个多世纪,在新的世纪即将到来之际,这所具有八十多年历史,和国家的兴盛、清华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全国名校又将怎样再铸辉煌呢?

南接清华园,西临圆明园,这样的地理环境在全国的中学里恐怕是独一无二的,难怪清华大学副教授、清华附中校长赵庆刚和记者寒暄之后第一句话便是“我们学校人杰地灵啊!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老校友杨振宁博士给母校八十周年的题词‘求达到世界水准’对我们把清华附中办成和清华大学相适应的世界一流学校是很好的概括和鞭策!”

悠久的历史、高起点的办学使清华附中积累了深厚的办学思想。总结历史、展望未来,在新时期学校提出了“全面育人、注重素质、因材施教、办出特色”的办学宗旨,并要求学生“理想远大、品德高尚、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对国家基础教育使命的认识,使清华附中人明白,办学的硬件——信息时代的教学环境不能成为重点中学炫耀的资本,八十年代以来近千名学生升入清华大学并不是清华附中的全部,只有教育思想、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办学才能游刃有余。

充分利用清华大学名师荟萃的优势,提高办学层次,是清华附中的传统,是学校办学的重要特色之一。清华的著名教授、院士经常到学校的课堂上来,成为学校的“学者教师群”。而面向全国招聘特级教师来校任教,是新一届领导充实师资队伍、发挥名师效应的另一重要举措。在这些名师的带动下,教师较快地掌握了新的教育思想,学校教学水平迅速迈向新的高度,为把学校办成“世界水准”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积极总结老教师丰富的办学经验,充分发挥中年教师骨干作用的同时,学校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年轻的赵庆刚校长对此认识颇深:学校要重视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只有这样学校的发展才更具潜力;而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要以学校的发展为前提和目的,只有这样,个人的发展才真正有价值。所以,在清华附中,青年教师最具活力,他们常常给人以心情舒畅,奋发向上的感觉。这些青年教师中,有已取得或即将取得清华大学硕士学位的,有正准备就读北师大等高校研究生的,更有不少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学成归来或正在进修的。通过自身努力和名师指导,青年教师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他们当中有不少已成为市区学科带头人,几乎人人都有著述,有的著述颇丰。总之,新的名师正在这所学校悄悄涌现。

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摈除片面追求升学率做法的清华附中,始终坚持以教育科研带动教学,并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成效瞩目。清华附中人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必须重视提高素质教育。因此,学校教育科研的着眼点在于“培养二十一世纪在国际舞台上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杰出人才”。教研和教学实践相辅相成,高素质教育研究成果应用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使得学校教育面目一新。充分利用清华大学一些高水平的实验室,把中学课堂延伸到大学实验室,促使课堂教学摆脱了一些中学教学僵化模式,走向开放。文科教学中的学生小论文写作、辩论演讲、口语训练等形式加快课堂进一步开放的步伐。全国高中理科试验班、马约翰体育班等多种形式的特长教学极大地丰富了办学思想。学生学习水平在这些教改中显著提高,加上特有的教育教学整体改革,清华附中新的办学规模逐步形成。近十年来,清华附中学生先后为祖国夺得了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竞赛12枚金牌、4枚银牌、1枚铜牌以及国际中学生运动会4枚金银牌,鉴于此,国内外有的机构称清华附中为“奥林匹克金牌学校”。

尽管清华附中获得不少国家级、市级表扬,但清华附中人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正如赵校长所说,“‘求达到世界水准’就不能只看这些,国家教委在电贺我校八十周年校庆时要求我们为教育改革作贡献,我们的教改工作还得加大步伐。”最近记者获悉,清华大学旨在研究面向二十一世纪大、中、小学衔接,以培养一流创造型人才为目的的《清华大学附校“一条龙”整体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验》已经启动,进入运作阶段,清华附中“求达到世界水准”的步伐是坚实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